凱度消費者指數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快速消費品較去年同期增長4.6%,相較一季度報告的2.0%的增長速度,市場呈現一定的回暖。現代渠道(大賣場、超市及便利店)在經歷了第一季度0.5%的輕微下跌之后,也迎來了略有回升的第二季度,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上升1.4%。這主要歸功于三,四線城市的突出表現,銷售增長率分別達到2.0%和3.9%。除城市級別之間的差異外,區域發展的速度差異也較為明顯,現代渠道在東區和西區的成長速度比其他區域要高出很多;比如東部地區增長了2.8%;而西部則銷售增長率達到了3.6%。 目前這樣的情況,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國也開始受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導致市場萎縮;二是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正在發生變化,但快消品企業并沒有跟上這種變化。經濟走勢是企業無法控制的,但是適應新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卻可以主動把控,誰能掌握新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誰就能率先走出困境。 2014年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徹底改變了消費者的習慣和理念,也讓快消品企業陷入了兩難的境界:一方面是傳統的線下渠道已經非常成熟,不可能舍棄;另一方面是移動化聯網是大勢所趨,也不得不重視。 每個企業都想有一個既能發揮傳統線下渠道的覆蓋能力又能搭上移動互聯網順風車的方案,但傳統的促銷手段卻無法做到兼顧。 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該說法一經提出,立刻激起千層浪,如騰訊不斷加強微信端的溝通功能、掃碼互動和用戶體驗突飛猛進;阿里巴巴重提“滿天星“計劃;駱駝碼推出“一物一碼“智能促銷大數據服務平臺;洽洽、康師傅等快消品巨頭紛紛聯手駱駝碼試水“一物一碼“促銷新模式,很快在整個快消品行業內掀起了一股掃碼促銷熱潮。 一物一碼,顧名思義就是給每個商品都賦上唯一的二維碼,承載著獨一無二的信息。它給傳統快消品行業帶來了一場關于促銷上的革命,總結起來,可以用“促銷分離“來形容。 所謂促銷分離,并不是銷售的時候不做促銷,而是銷售依然依靠傳統線下渠道以及電商、微商等多平臺進行,促銷則單獨拎一個系統出來做,其與傳統的促銷比起來,有著顛覆式的革新。 首先,是促銷流程上。一物一碼完全摒棄了傳統促銷中商品投放市場以后的線下執行環節,消費者拿到商品之后掃碼就能完成促銷活動。不僅節省了傳統方式中的人力物力成本,還讓消費者體驗更方便、快捷。同時,線上的禮品靈活多變,有微信紅包、手機話費,也有虛擬卡券、CDKEY兌換碼、實物商品等,并可以針對不同的受眾、時間、區域進行調整。比如駱駝碼和騰訊、三大運營商以及京東都有戰略合作,紅包話費即時到賬,實物商品送貨上門。 其次,是促銷效益上。因為消費者體驗大幅度提升,一物一碼的銷量提升效果與傳統促銷有著天壤之別,市場占有率明顯提高。除此之外,通過掃碼統計監控商品流向,竄貨和截留信息一目了然。同時還能收集到消費者的相關信息,消費歷史、區域分布、消費習慣盡在掌握,可以輕松實現精準的針對性營銷,提升復購率。 在當下的市場環境,對快消品企業來說,促銷是拉動銷量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促銷中把握先機,就能快速擴大市場占有率。相反,如果后知后覺,后果不僅僅是錯失良機,更大的可能是直接被市場拋棄。
«
Facebook推出開源深度學習框架Caffe2
|
江湖微分銷系統 巔峰傳統微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