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遞公司上市的路上,雙十一便是一場大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快遞爭相上市的今年,雙十一網購節注定將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且比往年更激烈。 目前五家民營快遞企業上市進度如下:圓通已成功成為快遞“第一股“;順豐借殼上市方案獲得證監會有條件通過成為準上市公司;中通快遞于9月30日向美國證監會提交IPO,現正在審核中;申通早于去年10月第一個申請借殼上市計劃,現處于實地核查階段;韻達于9月31日收到證監會反饋意見。 在上市的路上,雙十一便是一場大考。 中信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表示,雙十一對快遞板塊的意義不止于旺季主題催化,更重要的是作為考驗快遞業應對極限峰值的預演,推動快遞企業運營能力及全網絡的一次系統性升級。每年的雙十一峰值都將成為未來1-2年的常態水平,形成行業良性循環,支撐快遞業務量保持較高增速。 有快遞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直言:“今年雙十一對快遞公司來說太重要了,如果這次出事兒了,那就上不了。““出事“,指的是重大安全、服務質量和突發事件。 上述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從快遞公司借殼開始,便開始從一家非公眾公司走向公眾公司,今年的雙十一,大家將關注各大快遞公司的各項指標:一是業務數據,包括業務量、業務收入、利潤率等,這將直接影響公司第四季度成績是否漂亮;二是市場排名,對上市快遞企業來說,雙十一是最大的業績釋放期,是投資者和股東的檢驗,直接決定了2017年市場的走向;三是口碑,包括配送的時效和服務質量。 就目前情況來看,圓通和順豐已經順利上市,相對來說,剩下的中通、申通和韻達或將承受較大壓力。 到2016年,雙十一已經進入第8個年頭。10月13日,界面新聞記者從雙十一快遞動員大會上獲悉,今年雙十一期間(11月11日至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件(快件)業務量將超過10.5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35%。 菜鳥網絡CTO兼菜鳥雙十一總指揮王文彬稱,今年雙十一的包裹量將會再創全球新高,持續十天左右,高峰將是平時的兩倍左右。據圓通預計,雙十一當天攬收量高峰期峰值或將突破6千萬單。 這么高的配送量將對快遞公司的路由規劃(線路是否合理)、運能保障(車和人夠不夠)、中心保障(指揮夠不夠好)、網點保障(落地能力)、時效及服務保障等方面提出考驗。在應對方面,據統計,今年雙十一期間,全行業將有268萬一線人員投入快遞服務中,較去年增長超過50%,干線車輛增長59%,航空運力增長40%左右。 王文彬指出,過去7年已經基本解決了雙十一倉庫爆倉和干線壓力問題,今年將更側重解決末端派送和服務體驗問題。 菜鳥方面,據王文彬介紹,今年雙十一菜鳥將把數據賦能發揮到極致,利用三段碼進行發貨,配合智能分揀發貨;并擴容倉儲,聚單直發,減少中間環節;最后在末端引入臨時運力,接入數十萬眾包員。 從快遞公司來說,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旺季最大的問題容易發生在中轉環節,也就是所謂的“爆倉“,快件送不出去。為解決上述問題,快遞公司需要:一是對貨物進行多頻次分撥、中轉、配送;二是優化路由,設置最優線路;三是車輛直跑,貨物直接從網點拉到網點,越過分撥中心,減少中間環節;四是進行多方面的資源對接,比如航空、鐵路資源和社會資源(比如閑置卡車資源);五是進行錯峰發貨和控制大貨。 另外,為保證服務質量,圓通和韻達采取的是“發錢激勵“措施。專門撥出獎勵款項,設定考核指標,對投遞時效、簽收率、投訴率等進行排名,對成績突出的網點進行獎勵。 快遞投資者、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將是快遞企業市場最焦灼、競爭最慘烈、挑戰最大的一年,快遞產品結構升級和價格調整迫在眉睫,未來將形成多元化的產品結構和多層次的價格體系。
«
暢信達靈箭智能客服-洞悉心聲 智享服務
|
國美華人金融:工資一樣高,為啥有的富有的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