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7-4 分類: 行業資訊
在中國家電市場,海爾、美的和格力的名字經常被拿來比較。他們的業務線非常相似。它們涉及白色電力(空調、冰箱、洗衣機)、廚房電器和小家電行業,規模同樣大,利潤也同樣可觀。然而,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對傳統家電行業的升級和轉型,三家公司以各自的方式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也就是說,他們都試圖在家電業務的基礎上,進入利潤率更高或業務范圍更廣的新領域。存在交集和唯一性。3月8日下午,海爾選擇上海最高的建筑“上海中心”舉行以“品牌”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海爾宣布,目前在全球已經形成了六大品牌體系,即GEApplications(GE appliances)、casardi、海爾、,aqua and FPA(Fisher“Paykel Appliances Holdings Ltd.,以下簡稱Fisher&Paykel),commander。這些品牌可以覆蓋全球160個國家。除此之外,這個家族很早就試圖“出海”。我們公司在全球有108個制造廠,其中54個在海外,66個營銷中心和10個研發中心,所有這些都支持海爾的全球品牌登陸。具體來說,六大品牌的定位,GEA和斐雪派克,前三洋的aqua和CASA都位于高端用戶,海爾代表中國大眾消費,總司令是年輕人。但是,海爾的品牌并沒有超過六個。例如,GEA品牌下有許多子品牌,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系統。通用電氣成立于1892年,中文全稱為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它是一家真正具有百年歷史的企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術和服務的跨國公司。在通用電氣龐大的業務線中,盡管家電業務只是一小部分,但它占美國家電市場的20%左右。收購GE家電業務意味著收購其全球市場和美國五個州的九家工廠。包括伊萊克斯、美的等都參與了GEA的“收購戰”,這個主題的價格也上漲了,但最終的贏家是海爾。2016年1月15日,青島海爾宣布將斥資54億美元收購Ge家電業務,希望借助GEA在美國市場一流的物流配送能力和強大的零售網絡關系,真正打開美國市場的“大門”“.你應該知道,海爾早在1999年就在美國建廠了,但與惠而浦、伊萊克斯、三星等跨國公司相比,海爾的品牌影響力仍然遠遠落后。GEA的品牌地位僅次于惠而浦,這無疑可以幫助海爾快速拓展北美市場。在財務方面,GEA的加入也進一步提升了海爾的競爭力。”r擴大了海爾的收入規模。青島海爾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GEA實現營收143.5億元,凈利潤3.17億元。與家電市場長期低迷相比,GEA給海爾帶來了一個很好的“國外”“收入。但海爾也計劃用GEA等高端品牌來回饋國內市場。在3月9日至11日的awe展會上,海爾在1萬平方米的N1展廳專門設立了GEA展區,展示了很多GEA家電的成套產品。這是GEA繼隸屬于海爾之后首次在中國市場亮相。海爾還表示將成立GEA位于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和青島的體驗中心,通過零售商和商家,通過工業和工程建材渠道推廣GEA家電。斐雪派克成立于1930年,是海爾收購的另一個國際家電品牌。2012年11月6日,海爾宣布成功收購斐雪派克電氣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斐雪派克至少90%的股份,規模為9.27億新西蘭元(約7.66億美元)。Fisher&Paykel沒有GEA那么古老,但它是一個許多新西蘭人喜歡的當地家電品牌。即使被海爾收購,斐雪派克的大多數用戶仍將繼續購買該品牌的產品。“我們公司的戰略是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高端廚房電器品牌。”據費希爾派克首席執行官布羅德赫斯特介紹,目前,該公司有4000多名員工,在中國、墨西哥、意大利和泰國設有工廠,市場已從新西蘭擴展到澳大利亞、中國、新加坡、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太平洋島嶼。海爾繼續通過收購外國家電品牌來實現其全球化夢想。它能否成功取決于文化整合和市場拓展的最終效果。海爾的競爭對手美的選擇了另一條國際化或轉型的道路。在海爾舉行品牌新聞發布會的同時,美的在距離上海市中心不到一公里的浦東香格里拉酒店宣布了其最新的2017年發展戰略。美的集團副總裁顧彥民將新美的定義為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和工業自動化系統領域的領先技術集團。去年,美的還專注于未來的智能生活。“公司的基石由許多核心組件組成,如壓縮機、電機、磁控管等。在傳統家電和暖通空調領域,我們在新興領域擁有空調、編碼器、驅動器。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是粘合劑,三大支柱是家電、暖通空調和機器人以及自動化。”顧對美的結構做了上述分析。機器人和自動化業務是美的和海爾最大的區別。美的選擇不是通過收購海爾等成熟家電品牌來加速國際化,而是進入一個新的、甚至是陌生的領域,實現其整體業務向B2B的延伸。雖然海爾還在山東膠州建立了一家互聯網工廠,但它更多的是為自己的家用電器產品制造服務。去年5月,美的首次提議以每股115歐元的價格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公司庫卡。經過德國政府的口頭反對和庫卡原第一大股東福伊特集團的反對,美的集團最終投資292億元,持有庫卡94.55%的股份。這是一筆相當好的交易。作為世界四大工業機器人公司之一(另外三家是abb、FANUC和Yaskawa electric),KUKA不僅是一家百年老店,也是德國工業4.0的代表企業。庫卡機器人可以在梅賽德斯-奔馳、寶馬、保時捷、奧迪和大眾的生產線上找到。據interface news記者介紹,隨著近年來工業技術的快速發展,用機器人取代手工勞動已成為未來制造領域的趨勢之一。這就是庫卡擅長的。其核心優勢主要在于機器人的綜合制造能力和豐富的下游應用經驗。在加入美的之前,庫卡的機器人主要在汽車領域,市場主要在歐洲。但現在,中國將成為庫卡越來越關注的市場。“我們已經將機器人從籠子里釋放出來。它們可以與人一起工作。這些機器人可以鏈接并連接到互聯網。例如,它們可以檢查機器人的工作狀態,例如手機的功耗和頻率。”庫卡說。tillreuter表示,庫卡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中國市場實現10億歐元的銷售額。他相信,在美的幫助下,他能夠成功地完成這項任務。除了汽車,庫卡還計劃進入3C、制藥和消費行業,并將投資重點從硬件轉移到軟件開發和工業4.0。另一家公司是servotronix。“以色列的公司可以幫助美的在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走得更遠。高創是一家從事運動控制和伺服電機的公司,在機器人制造產業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說庫卡是一只手臂,那么高創的解決方案更像是一個大腦。除了電子組裝,高創的業務也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