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橡子 / 秦朔朋友圈:qspyq2015 “他不在江湖,但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當 2016 年OPPO和vivo以出貨量 7840 萬臺和 6920 萬臺壓倒蘋果( 4490 萬臺),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和第三時(華為第二, 7660 萬臺,IDC數據),江湖上突然有一種說法,OV背后的老板是同一個人,段永平,他才是中國的隱形首富。不知是不是為了回應各種傳說,段永平最近接受了美國彭博新聞社的采訪。自 2001 年移居美國后,段永平極少接受采訪,只是 2006 年因花費62. 01 萬美元拍下次年的“巴菲特午餐“前后,接受過少數幾家中國媒體采訪,此后便如閑云野鶴悄然無聲。 在采訪中段永平說,OPPO與vivo采用了蘋果不愿意采用的經營策略,如推出高性能、低價格的手機,因為蘋果擔心這會威脅到它在全球其他地方的成功模式。但他說,“蘋果是一家非同尋常的公司,它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沒有想過要超越誰,相反,我們關注的重點是提高自己。“他說自己是蘋果公司的長期投資者,也是蘋果CEO蒂姆“庫克的粉絲。 段永平是不是OPPO和vivo背后的老板?答案是:既是,又不完全是。他是從步步高體系中分出來的這兩家公司最初的創建人和大股東之一,但他說的很清楚,“生產手機不是我說了算“,“許多年前我就明確表示,我不會再回來。如果他們無法解決一些問題,那么我也不能“。彭博的報道稱,段永平一直在刻意保持與這兩家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的距離,為避免讓這兩家公司“分心“,雖然段永平會出席它們的董事會會議,但主要通過互聯網獲取兩家公司的相關信息。 接近OPPO和vivo高層的人士曾說,段永平在這兩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在10%左右,肯定不到15%,低于以陳明永為首的OPPO管理層和以沈煒為首的vivo管理層。段永平對這兩家公司的影響更多是他早年在小霸王和步步高階段所奉行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OPPO和vivo的管理層異常低調,這深受段永平的影響。 彭博的報道稱,段永平主要的精力是股票投資。他投資了網易、蘋果、茅臺。 當蘋果股價創新高時,段永平在網易博客中說,要不要開瓶茅臺慶祝一下? 筆者閱讀了段永平的博客,發現這個被稱為“中國巴菲特“的投資家的投資之道很簡單,就是他剛到美國偶爾在一本巴菲特談投資的書里看到的“““買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買這家公司,買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投資你看得懂的、被市場低估的公司“。他說當年自掏腰包創業、投資步步高,是相信它將成為一家不錯的公司,“我投資任何一家企業應該跟我當年投步步高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從前做步步高投資的同時我自己也在做經營。“ 明白了吧!你要投資一家公司,就要像是你自己在做經營一樣熟悉它,同時相信它有未來,而現在被低估! 段永平博客中曾這樣說:再次強調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概念,每個人應該堅持不懂不碰的原則,不然早晚會掉進去的;同時再次建議不要跟隨任何別人買個股,除非自己能真的懂自己在干什么。 段永平投資的股票都符合上述理由。 【對網易的投資】 投資背景: 2001 年網易虧損近 3000 萬美元,還面臨一樁訴訟,股價跌了80%以上,最低時只有0. 8 美元。目前網易的股價在 287 美元左右( 2006 年“一拆四“),市值在 380 億美元左右。 “我認真研究了網易,發現它股價在0. 8 美元的時候,公司還有每股 2 塊多的現金,當然面臨一個官司,也可能被摘牌,這里面有些不確定性,這就需要多做一些咨詢。就官司的問題,我咨詢了一些法律界人士,問類似的官司最可能的結果是什么,得到的結論是,后果不會很嚴重,因為他們的錯誤不是特別離譜。很重要的是,這家公司在運營上沒有大問題。做足功課后,我基本上把我能動用的錢全部動用了,去買它的股票。“ 【對茅臺的投資】 投資背景: 2012 年段永平在每股 180 元的價格上投資了茅臺。茅臺目前的股價在 380 元左右。 “便宜或貴的說法取決于對公司 10 年后的狀況的認識,很難在A股上找到能看明白 10 年或以上的公司。我喜歡茅臺也是基于這點。還真是很少見不怕有庫存的生意模式。未來 10 年茅臺如果可以做到平均每年利潤 100 億(注: 2016 年貴州茅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6. 5 億元),今天這個價錢就不貴了。對茅臺的擔心有一點點是其治理結構上,尤其怕茅臺為了“做大“而破壞原來的產品文化。不過,只要茅臺 53 度系列還是公司營業額的主要來源,茅臺就還算是比較健康。減少公款消費短期內應該也會影響到茅臺以及很多東西的銷量,但公款消費應該不是茅臺的大頭。茅臺之所以被很多人喜歡是因為茅臺是很特別的好酒,喜歡喝的人依然會喜歡喝的,只是以后用公款喝的機會少了而已。“ 【對蘋果的投資】 投資背景:在 2011 年 1 月 21 日將之前一年賺的錢都買入蘋果,也有可能在更早時就開始買入。 2011 年 1 月 21 日蘋果股價在 47 美元左右,目前為 140 美元左右。(收市價已按股息和拆股調整,數據來源:雅虎財經) “蘋果的產品確實把用戶體驗或消費者導向做到極致了;蘋果的平臺建立起來了,或者說生意模式或者說護城河已經形成了,光軟件一年都幾十億的收入了;蘋果單一產品的模式實際上是我們這個行業里的最高境界,以前我大概只見到任天堂做到過。單一產品的模式有非常多的好處: 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將產品做得更好。單位開發成本是非常低的,但單個產品的開發費卻是最高的。 材料成本低且質量好,大規模帶來的效益。蘋果的成本控制也是做到極致的,同樣功能的硬件恐怕沒人能達到蘋果的成本。 渠道成本低。蘋果的營銷也是做到極致了,連廣告費都比同行低很多,賣的價錢卻往往很好;蘋果的產品處在一個巨大并還有巨大成長的市場里。 “(其他企業)往往喜歡很多品種,好處是用于不同細分市場,用于上下夾攻對手的品種。壞處是搞一大堆庫存,品質不好控制。單一品種需要很好的功力““把產品做到極致。難啊。因為難,大部分人喜歡多品種。就跟投資一樣,價值投資簡單,但很不容易。做波動,往往很吸引人。 “個人觀點,巴菲特說的the right kind of business, with right people, at right price這三點在蘋果上體現的非常充分,拿著能睡好覺。the right kind of business指的就是好的生意模式,好的生意模式建立在強大的企業文化上。本人喜歡蘋果生意模式的很重要的一點來自于自己在消費電子 20 多年的體驗,蘋果是我一直夢寐以求但似乎難以達到的生意模式,現在居然可以就這么實現了,why not?“ 通過以上三個案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段永平的投資之道。簡單,但不容易。 巴菲特曾經打過一個著名的滾雪球的比喻,“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滾雪球的意思是通過復利的長期作用實現財富積累,很濕的雪比喻年收益率很高,很長的坡比喻復利增值的時間很長。 段永平說:“雖然打雪仗也需要厚厚的雪,但大概沒辦法形成大大的雪球。什么公司是在長長的坡上滾著厚厚的雪呢?蘋果是吧?蘋果是在一個長長的坡上,似乎雪也是厚厚的。三星、OPPO和vivo以及華為這類公司?似乎也都在長長的坡上,但雪沒那么厚。不過這些公司還是要感謝蘋果的,因為蘋果,所以長長的坡上有時候雪也不薄。當然,那些追求“性價比“的公司恐怕是既沒有長長的坡更沒有厚厚的雪的。“ 這段話里包含的道理,無論是從投資角度還是從經營企業的角度,都回味無窮! 很多人說A股不是價值投資的地方,主要靠概念和炒作。其實,過去這些年,如果你比較早地投資了茅臺、云南白藥、格力、美的等等股票,投資收益肯定能跑贏房地產,甚至是“學區房“。就像找終身伴侶,誰不愿意找個背景清清楚楚、品質有保證、還不斷創造價值提升自己、能長長久久過日子的人呢?為什么一到市場上,非要找那些難以理解、看不大懂、等待離婚重組的什么概念股呢? 最后說一句,是段永平說的,“自己偶爾會提到個股的原因只是想找個例子說明一下自己對投資的理解而已“。本文講的是投資道理,不構成具體的投資建議。
«
風口上的共享充電寶市場也站在浪尖?
|
繼中通后百世物流擬赴美IPO 背靠阿里能融10億美元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