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羅生門正在展開,伴隨著徹底的決裂。對于吃瓜群眾來說,這是一場突然上演的“互懟大戰“,不僅搬出了經典的諺語故事,還出動了中華成語庫,一個晚上,劇情的推進程度就堪比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頭條八卦。 大戰的導火索是4月14日,一篇名為《易到老板跑路了 你們的錢都拿得回來么》的自媒體文章的熱傳,該文直指易到的數宗罪,包括“充值電視、手機根本沒送“、“充完錢漲價、叫不到車“、“司機根本沒法提現“、“CEO周航早跑路了“等等,雖然易到很快回應說是該公眾號的“惡意攻擊“,“將向公安機關報案。“但從稍后的輿論風向看,這篇四百字左右的公告既沒能安撫好司機和乘客,也沒能說服持續關注的媒體。易到無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局面。 事情發酵數日后的4月17日晚間,寂聲已久的周航突然發布聲明,稱據其所知,易到當前確實存在著資金問題,而資金問題最直接的原因是樂視對易到的資金挪用13億。他提到,易到所面臨的并非簡單的債權債務糾紛,而是可能會引發妨礙社會穩定的群體性事件。“因此,我作為易到用車的創始人,代表易到的初創團隊以及所有用戶,強烈呼吁現在的實際控制人““樂視和賈躍亭先生,能夠優先站在社會責任的角度,妥善處理好易到的問題。“ 隨后,樂視生態與易到官方微博頗有情緒地回應稱,“樂視挪用易道13億資金“的說法是“農夫與蛇現代版“。數小時后,接近凌晨,一篇《易到與樂視控股就周航惡意誹謗的聯合聲明》發布,“樂視從未挪用過包括用戶充值在內的易到任何資金,而且已投入近40億元資金及大量生態資源,支持易到發展。“并對周航提出的“13億“說法做了解釋,“事實上是2016年11月,在易到單獨貸款困難的情況下,樂視控股以名下樂視大廈作為抵押物,以樂視汽車生態內的易到為主體取得的一筆14億聯合貸款中的一部分。當時雙方已明確約定,該筆資金用于包括易到在內的樂視汽車生態的日常經營資金周轉,其中,1億用于易到,13億用于樂視汽車生態。“同時指責周航“公然撒謊、毫無誠信“。 4月18日凌晨,周航在朋友圈就此回應,“我并不在乎你們潑向我的臟水,清者自清。我只是希望你在將臟水潑向我的同時,能夠真正意識到并直面易到此刻的困境和問題,期盼你們能夠真正去解決司機和用戶的訴求,這樣,今天我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這就足夠了。“ 一場羅生門正在展開,伴隨著徹底的決裂。吃瓜群眾嘆息自己在易到賬戶里的錢可能真的懸了,而互聯網圈內的人士也開始旗幟鮮明地站隊,天平從目前來看似乎更多地倒向了易到的創始人周航。 實際上,據百度指數,從2017年年初開始,在“易到“的相關詞搜索中,“易到倒閉““易到提現“等詞的搜索趨勢就出現明顯上升。早在今年3月,新浪科技一篇題為《易到用車資金鏈斷裂 拖欠七家供應商尾款:全怪樂視》的文章就曝出了易到的“資金鏈斷裂“問題,并將矛頭對準樂視。最近一周,海口、成都、廣州、上海等城市的當地媒體也各自披露了本地部分易到用戶面臨的“叫車難““退款難““司機提現不成“等問題,甚至之前易到長期推出的“充返活動“也因為后續使用中的規則條款被一些網友質疑為“變相非法融資“。對此,易到當時的回應稱,是因為正在與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管信息交互平臺進行數據對接,可能會出現短暫性不穩定情況,影響部分系統功能。 讓部分用戶覺得“不安“的還有易到創始人、CEO周航的離職傳聞,這也是此番樂視怒懟的論點之一。雖然從2015年10月,樂視斥資7億控股易到7成股份開始,“周航離職“就成了月經帖,然而易到官方始終堅稱,“周航先生并沒有離職,目前的職務是易到CEO。“當時以周航為代表的創始人團隊和樂視簽有對賭協議,其中一條是,樂視投資后的一段時間內,易到的營收和市場份額達到一定規模后,樂視會購入創始人所持的易到股份,創始人正式退出;到2016年7月底,雙方協議中創始人退出所要達到的業績已經實現。但為什么沒有徹底退出,一說是因為“平穩過渡的需要“,一說是因為“樂視承諾給創始人股份的回購資金遲遲沒有到位“。 而按照周航一直的口徑,實際上他認為自己早已“淡出易到的管理層“。兩個有趣的細節一個來自媒體的報道,據一位易到內部人士透露,2016年8月1日滴滴和Uber宣布合并當晚,易到以周航的名義發表的聲明并不完全由周航本人操刀,“應該是公司的人給他打電話,也有可能是彭鋼親自致電,告訴周航需要以他的名義發這個聲明。“而另一個細節則來自獵豹創始人傅盛,鬧劇發生后,他在朋友圈透露,去年一篇《周航致馬化騰公開信:弱者也有權利發聲》的文章出現時,周航和他正在日本吃早餐,“我說你干啥寫這個,他說我也是剛剛知道。“為什么那時候矛盾沒有激化?通過去年年底一篇媒體專訪,似乎可以大概了解周航當時的顧慮,“你知道游戲規則,也就知道必然會發生這樣的變化。不管你喜不喜歡。“ 根據天眼查公布的信息,早在去年6月27日,易到運營主體(北京東方車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完成了法人和注冊地的變更,法人由周航變更為了彭鋼(樂視控股前CMO,易到用車總裁),而注冊地則變更為了樂視大廈所在地。關于周航履職動態的最新消息,則是今年4月9日順為資本向媒體確認周航已加盟并擔任投資合伙人。 易到用車創立于2010年5月,那時,距離Uber創始人Travis Kalanick在舊金山正式推出第一版App還有5個月,距離程維從支付寶離職并創立小桔科技還有兩年。所以,在很多場合,周航會被看作“第一個專車的拓荒者“,作為“中國第一家專業提供專乘約租車服務的電子商務網站“,周航的易到從商務租車切入,在國內專車市場幾近真空的年代曾經“狂卷半個中國“,“當年,一位開邁騰的司機稱在易到一個月2萬元的凈收入是保底基數。“ 起了個大早的易到為什么會糊掉呢?對此,評論眾說紛紜,但結論大都逃不過人和人的決定。在去年接受36氪采訪時,周航曾提到過幾個他如今非常后悔的決定,比如,2013年攜程創始人梁建章曾建議周航把專車價格壓到最低,周航拒絕了,他覺得不符合經濟學規律。比如2014年上半年,共有六家投資機構找到他,希望參與新一輪融資。如果全部接受,周航可以拿到三億美金。但是他拒絕了,他覺得易到沒必要拿股權去換那么多錢。“易到后來在市場上的失敗,就是從2014年沒有拿融資開始的。“ 猶記得周航曾對媒體談到自己當初接受樂視控股的原因,讓他改變想法的是樂視第一代手機的大獲成功,他認為不斷增長的樂視手機端口會給易到帶來新的機會,“當時生死存亡的危難關頭,樂視能出手已經很好了。““這是很好的股權(變更),我沒什么遺憾。“ 無論羅生門會朝哪個方向演繹,大戰還要再來幾個回合,時至今日,再看周航當年的話,唯有唏噓,不知當初沒拿錢和后來拿了錢,哪個更讓他后悔。
«
留給云計算服務企業的時間不多了,生態戰成為終極一戰
|
誰的鍋?信息安全公司稱竊取雅虎信息的并非某政府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