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最終還是下定決心要關閉自己的手機部門了。終于還是沒有扛住,雖然曾經也是非常輝煌,不過既然諾基亞已經沒落,摩托羅拉也是幾經易幟茍延殘喘,那么黑莓的沒落乃至退出舞臺也是必然。曾經開始了安全模式以及全鍵盤模式時代的一個傳奇,但最終還是在智能手機的洪流之中隨波逐流了,黑莓的沒落,沒有什么遺憾,科技的迭代就是這樣,當技術的洪流不斷被碾壓的時候,不能及時作出調整,那么成為過去式也是必然。 昨天,黑莓公司宣布,將關閉手機業務部門。公司CEO程守宗(John Chen)一年前曾承諾,如果今年第二季度不能實現盈利,將關閉手機業務部門。黑莓發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營收為4.9億美元,同比下滑31.8%。凈虧損3.72億美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5100萬美元。由于手機部門持續虧損,黑莓宣布停止內部的硬件研發。程守宗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們的新移動解決方案(Mobility Solutions)戰略已初見成效,將來我們將專注于軟件開發。為此,我們計劃關閉所有內部的硬件研發,轉而將這部分工作外包給合作伙伴。這允許我們降低資本開支,提高投資回報。“ 按照當初的承諾,黑莓關閉手機硬件業務已經成為事實。事實上,黑莓CEO程守宗也確實表示,該公司計劃將智能手機開發和生產外包,從而避開激烈的市場競爭,專注于更具吸引力的軟件和設備管理業務。此舉獲得了投資者的歡迎,該公司股價周三大漲5%。為了確保黑莓品牌手機在市場上的存在,黑莓宣布已經與印尼BB Merah Putih簽訂合作協議,在印尼制造、分發以及推廣新設備。印尼是黑莓手機最大的市場。黑莓表示,在中國的類似談判已接近完成,同時也在探索在印度的數個項目。程守宗表示:“我們所做的是砍掉整個產品鏈條,轉而從中收取授權費。我們仍然開展手機業務,但將會是以可盈利的方式?!?雖然不知道中國手機廠商誰會和黑莓合作,但應該不會是基于硬件的合作,如果真的是基于硬件的話,那么肯定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雖然黑莓有一定的技術專利,但是在原有模式下的產品已經沒有了市場規模和需求。如果是基于軟件,尤其是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倒是有一定的空間可以探索,不過,聯想深陷摩托羅拉的泥淖對于任何國產手機廠商來說都是一次值得警惕的出手。雖然也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過,既然已經瘦死了,那么即使有點專利,對于市場的影響和未來的布局也或者是杯水車薪。更何況,更多的國產手機的市場在國內。走出去的壓力以及專利的轉換顯然不是黑莓就可以涵蓋的,因此黑莓在中國市場的機會不會很大,即使有中國廠商參與合作。 專注于軟件市場,服務市場對于黑莓來說也是一次無奈的選擇和蛻變,畢竟在硬件市場,黑莓已經被市場淘汰,人們已經不再需要黑莓模式的手機了,無論是全鍵盤模式,還是后來的“護照“手機,在市場上的影響力都已經消散殆盡了。即使再追溯到更近的產品,今年年初,黑莓推出的Android手機Priv,市場反應也非常冷淡。最近,黑莓又推出了DTEK50。由于低售價原因,有分析師認為表現還不錯。但幾乎沒有分析師認為,這將改變黑莓退出手機市場的長遠命運。更何況現在的市場已經不再適合黑莓了。 諾基亞、摩托羅拉、黑莓,曾經在功能機時代叱咤風云的企業,如今都已經沒落了,這是技術迭代的必然結果,也是一代新人換舊人的無奈。當觸控技術風靡之后,當更加智能化帶來一種全新的運作模式和用戶喜好的轉移之后,原有的巨頭被碾壓也是一種進步的表現。其實即使是現在,蘋果、三星依然感受到新的沖擊,這也是智能機時代即將變化的一種跡象,當新的模式以及產品脫穎而出的時候,原有的勢力被壓制進而蕭條,乃至退出都是科技進步的趨勢。這一點,對于我們的國產廠商也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曾幾何時我們的碟機廠商、電視廠商、MP3廠商(含小家電產品)都非常風靡,甚至功能機時代的一些國產手機廠商也是如此,但“風水輪流“的背后,是技術的積淀和創新,以及對新模式的掌控和轉換能力,這才是一個可以基業長青的企業應該面對的考驗。 甚至對于聯想而言,在摩托羅拉的“牽制“下,在手機業務市場尚還能走多遠?模塊化能成為救命稻草嗎?估計很懸。這時候是不是也應該想想退路了?智能手機的江湖并不是好闖的,包括小米也一樣。不過華為、OPPO、vivo的成功倒值得去研究,當然也包括樂視(酷派)模式都是值得去分析和探索的,未來的市場不會缺乏新進入者,也不會缺乏迭代的對象,關鍵還是如何找準市場的脈動,用戶的需求,以及對未來技術沿革的一種前瞻性布局。 ----------------------------- (作者簡介:小刀馬,微信公眾號:daomawuyu(刀馬物語)。QQ:15567321。轉載煩請保留此段。)
«
李彥宏親自寫了本書 講人工智能 還加了AR特效和各種噱頭
|
Western Digital打亂局面東芝暫時停止出售閃存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