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手機回收市場是一項環保事業,更是一個千億元的藍海市場。中國每年產生的閑置手機接近3億部,這些手機如何處理?流向哪里?是否環保回收?尚且沒有規范。國內專業做閑置手機回收的平臺回收寶,憑借對服務品質的追求和對市場的敏銳嗅覺,已給出累計估價用戶數超過2000萬,累計下單量超過200萬單的成績單,一躍成為目前國內領先的手機數碼回收平臺。今年5月,回收寶收貨近億元A輪融資。 回收寶CEO何帆 成功創業上市后的二次創業,瞄準千億藍海市場 問:是什么原因,讓您決心創業做“回收寶“? 何帆:“回收寶“是我的第二個創業項目。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供應鏈行業的,與我的兩次創業都有因果聯系。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怡亞通,現在是家上市公司。2005年時,我發現供應鏈行業還有很大的空間跟前景,于是就跟同事一起創業成立了“普路通“供應鏈,到2015年實現IPO。“普路通“在全中國的民營企業里面進出口行業是排第一的。 因為我們一直做ICT(信息通信技術)的硬件行業,國內不管是PC、手機還是其他各種高科技類產品,其中很多核心器件其實從國外購進來的。我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從國外拿了這么多電子元器件進來,組裝成電子產品給消費者用完以后,這些東西去哪里了?我們到歐洲、日本、韓國、美國去看了很多國外的公司是怎么做的,再看國內的行業“痛點“,發現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在國內還沒有人做。 另外我們會看到整個經濟周期,包括手機行業的一些變化,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手機出貨量的快速增長期已經過了,現在增速相對來講放緩飽和了。大部分人都有手機,很多人有換機的需求,所以說就一定存在回收需求。第二,隨著網絡的升級換代遷移,從3G轉到4G,再過兩年還可能會轉5G,手機又會迎來一波很強的更新換代淘汰潮。第三,整個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經濟不太好的情況下,大家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會把閑置的商品更加充分的價值利用起來,而且現在一部二手手機其實不便宜。 在創立回收寶之前,我們做了大量的用戶數據調研,關注到有三個比較有意思的數據: ①用戶現在手上存在的二手手機超過2部以上的,占了20%多,有5部以上閑置的還有10%幾。算起來,家里有閑置手機的用戶占到90%以上。②消費者為什么不去賣這些手機?30%的用戶說不知道怎么去處理;30%多的用戶覺得扔了可惜,但是賣了可能又不值“幾個錢“。在他們印象中,舊手機就只能換些臉盆、碗筷。③有多少人希望以現金方式回收?60%多的人希望用現金方式回收,28%-30%的人是希望能夠換取一些其他物品就OK了。 所以其實用戶是愿意回收手機的,但是他們不知道怎么去處理,或者說處理起來很麻煩。 問:“回收寶“核心解決了哪些行業痛點? 何帆:最典型的問題就是信息不對稱,這是互聯網能夠解決的最簡單的問題。在二手商品市場里存在非常明顯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一部二手手機到底值多少錢其實你壓根就不知道,你可能要找到每個城市集中的數碼產品或者手機銷售市場,挨家挨戶去問。但是挨家挨戶其實信息也不透明,別人說多少錢就多少錢,對于消費者來說比較被動。 第二個問題,沒有標準化。我在創業之前去了深圳的華強北、北京的中關村,以及全國很多城市的數碼市場或通訊市場。發現行業很混亂,非常典型的傳統行業做法,太粗暴太野蠻,訛人的事情經常發生。二手市場很大,包括手機、家電、服裝等等,其中更換頻率最高的是手機,同時手機相對而言也是容易標準化的產品。中國手機每年出貨量其實都還不錯,差不多都在5億多臺這樣的水平。本身我們也有做全球二手手機的經驗,所以我們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召集了一幫做互聯網的兄弟一起,希望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來改造傳統行業。 回收和環保行業在國外已經很成熟了,中國在往后面再看五年或者十年,也會處于這么一個狀態,大家會更加懂得珍惜資源,更加關注公共環境。我們于2014年開始創業做回收寶。我們相信未來這是一件偉大的事情,現在我們需要一步步把整個行業更加規范化,把通道建得更加順暢,讓消費者處理起來會更加方便。現在我們主要回收手機,但我們的定位不只是僅回收手機,我們只是把手機回收作為一個切入點,后面我們會延伸一些其他的品類。 不要去定義我們的模式,只追求用戶價值和體驗 問:“回收寶“模式算是C2B,還是O2O?如何保證服務質量? 何帆:從回收寶創立至今,有非常多的人都在問我們的模式,是C2B,逆向電商,還是O2O?但我們一直強調,不要去定義我們的模式,我們只考慮兩件事情:第一,這個事情是有價值的;第二,用什么樣的方式和成本能服務好用戶,那我們就用這樣的方式去做。不管是郵寄,還是我們上門,還是客戶到門店,這都是服務方式的一種體驗。哪種方式對消費者體驗最好,我們就用哪種方式。所謂的商業模式定義,只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大家習慣于這么叫,我們不去追趕這些東西,只保持我們自己的初心,怎么樣能讓用戶爽,怎么樣能夠讓整個的行業效率最高、成本更加經濟,我們就怎么去做。跟滴滴出行一樣,回收寶也有一整套的服務評價考核體系,包括工程師接單的時間、上門的速度以及增值服務等。工程師到了用戶端處理一臺手機,整個服務體驗完了以后,還可以給用戶手機進行消毒,傳遞一些日常手機保養知識等。服務完成我們會讓用戶來評分,通過評分的方式來保障服務標準。 滴滴是司機有駕照就可以加入,但我們會有更高門檻,會對上門回收工程師有一個比較長時間的前置培訓,這是我們跟滴滴模式的不同之處。收手機本身不難,難的是如何把服務做到統一標準化,同時讓用戶有驚喜感,這是我們希望做到的。用戶的需求是賣掉手機,我們上門回收,把手機收回來后,僅僅是滿足了用戶的需求,但還沒有超額的服務,我們希望在服務上能超出用戶預期。 做好自己的核心業務,成為整個分享經濟產業鏈的軸心 問:作為服務行業,回收寶在整個生態鏈里面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何帆:理論上講,這個市場這么大,一定不是我一家公司能全部完成的,我們要思考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一起參與到手機回收這個事情里面來。未來我們可能會在全中國每個城市招募上門回收工程師,自己的力量畢竟有限,發動大家的力量來干這件事情,其實也是“分享經濟“的一種表現。舉個例子,我創立的第一家公司,普路通供應鏈,一年有接近500億人民幣的現金流水,普路通是做供應鏈服務的,當中涉及到物流、進出口等很多環節,但是普路通沒有買自己的倉庫,買自己的車,全部是整合第三方資源。因為社會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其實是不缺倉庫、不缺車的,缺的是你能夠整合好這些資源的能力。在當下的細分創業時代,沒有一家公司能夠把所有事情都做得最好,或者最專業。 在整個分享經濟鏈條中,我們就做自己最核心的那一部分,再控制分享經濟的整個產業鏈,能夠讓其他人一起來做,但是你一定要是整個分享經濟產業鏈的鏈主““這個產業鏈的上下游都是圍繞著你在共生運轉。再隨著時間的演化、業務模式的增加,這個產業鏈會逐步形成一個生態。而不是說我要一家通吃,把所有事情都干了。比如像阿里,也沒有說我負責賣東西,我就要把物流、快遞也干了,把商品的生產也干了。 我們幫用戶省多少錢的總和,就等于回收寶的價值 問:電商解決了關于上門、物流等方面的一些問題,縮短了整個商業鏈條。您認為回收寶的商業價值點在哪里? 何帆:假設沒有我們這樣的回收服務,一部手機的價值是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貶值歸零的。這其中損失的部分到底是誰獲得了好處呢?其實沒有人獲得好處。損失是在于商品的折舊損耗。回收寶要干的事情,就是要在用戶馬上淘汰這臺手機的時候,馬上為他服務,這個時候我們才會為用戶創造最良好的價值。我們能夠幫用戶省多少錢的總和就等于回收寶的價值,并不是看我們去賺多少錢,或者說怎么去盈利。 最近我也在體驗C2C二手交易模式,但C2C效率極低。我在上面發布了3個二手電子商品,但快一個月過去了還沒有成交成功,別的用戶留言咨詢了一大堆,但又不買。用戶到C2C平臺的訴求是趕緊把東西賣了拿到錢,但效率很低,用戶訴求得不到滿足,而且浪費了很多時間。你在賣東西的時候你不知道賣多少錢合理,但買方對你的商品質量也無法衡量,最后的結果就是拖了很長時間無法成交,而且電子產品很容易掉價,你的損失會比較大。所以對于我們回收的二手手機,有一部分我們做了B2C銷售““原本C2C的市場模式是個人只能找個人去買二手手機,現在個人可以找商家去買二手手機,服務和品質會更加有保障,而且價錢還不一定買貴。因為經過我們的質檢,我們可以很客觀地告訴你,這個手機現在這個時間就應該值這么多錢,而不是說你盲目的去買,憑感覺去買。 問:你們是任何手機都回收嗎?如何制定手機質量衡量標準? 何帆:我們主要回收一些主流的品牌。一些山寨機,包括沒有聽說過的一些小品牌,我們就不太去做,因為它的二手流通價值不太好去確定,而且本身它用的材料比較差,價值也比較低。 如何衡量一部手機的質量,我們也考察過國外的運營商,他們在做手機回收時很簡單,只有三個選項:1、Perfect;2、Good;3、Broken。它只有三種價錢。只有三個選項,消費者體驗固然會很好,但是體驗好了以后,會影響到用戶價值,因為你并不知道用戶所謂的Broken是壞到什么程度,而且你不能把壞手機的價錢給的很低,也許手機只出現了一些小小的問題,這對于他來講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們當時在制定標準的時候,我們想了很長時間,要想辦法盡量讓用戶價值最大化,但是同時又不能增加太多的選項。我們的回收標準,主要設定對價格有很大影響的部分。我們內部有一套檢測標準選項,遠遠要高于我們外部給用戶勾選的那些價值。 對外發布的標準,我們盡可能做到簡單易懂,比如二手商品大家習慣于講的都是成色,我看我們的友商分的很細,九八成新、九五成新、九成新,其實這都不是標準,這只是主觀的模糊判斷。在這方面我們有一個定義,有沒有滑痕、磕碰、變形。所以說我們在產品體驗,包括給用戶的感覺方面,相對來講比較簡單,同時又能夠讓用戶價值最大化。如果說你完全去考慮用戶體驗的話,你可能就把它做成三個選項,或者兩個選項就OK了。但是如果說你要考慮到用戶價值最大化,又要考慮用戶體驗最好。這個標準以前是沒有的,只能我們自己來定。 關于未來:我們只關心消費者怎么去看我們 問:對于未來有何長遠打算? 何帆:如果既能有商業價值、又能夠有社會價值,這個事情是我覺得值得我們長期花時間、花精力去研究以及投入的,所以說我們在這方面考慮的會更多一點。 至于說上市,在資本市場上面講更多的故事,我們沒有在意這些事情,我們不太在乎旁人到底怎么去看我們,我們只關心消費者怎么去看我們。消費者覺得我們好、在用我們,那么我相信資本市場也一定對我們會有所支持。如果說消費者不認可我們,你故事講得再好聽,資本市場再怎么認可你,這個事情是持續不長久的。所以我們考慮的核心是如何能夠先幫消費者把價值創造出來。能把這個事情干好就不錯了,后面我們會去增加別的服務。 我們的核心團隊由華科大系組成,華科的人都比較實在,我們5個合伙人里面有4個是華科畢業的。包括我之前創立的普路通供應鏈,普路通的董事長是華科的,兩個副總是華科的。我覺得華科人太實在了。
«
從股市與創投 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
馬斯克跟小李子夸下海口:百座超級工廠夠全球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