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阿里研究院發布《阿里巴巴網絡扶貧研究報告(2016)》。 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在阿里巴巴零售平臺上,有28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網絡零售額超過1000萬元,其中40余個貧困縣網絡零售額超過1億元。貧困縣活躍網購用戶超過2800萬,網購金額達2074億元。 報告公布了“2016年電商消貧十佳縣“榜單,文山市、舒城縣和平鄉縣名列前三,第四至第十位依次為尋烏縣、蘄春縣、吉安縣、潛山縣、光山縣、宿松縣和上饒縣。 報告認為,2016年,我國網絡扶貧進入2.0階段,即多元化探索階段。在電子商務、普惠金融、互聯網+鄉村旅游、網絡醫療、網絡教育、網絡公益等領域,涌現出多樣化的扶貧減貧探索。相對而言,前幾年是網絡扶貧1.0階段,是小范圍試點階段,主要體現為電商扶貧、網絡公益等在少數領域、部分地區試點。 《阿里巴巴網絡扶貧研究報告(2016)》摘要:網絡扶貧2.0:進入多元化探索階段 2016年,我國網絡扶貧進入2.0階段,即多元化探索階段。在電子商務、普惠金融、互聯網+鄉村旅游、網絡醫療、網絡教育、網絡公益等領域,涌現出多樣化的扶貧減貧探索。相對而言,前幾年是網絡扶貧1.0階段,是小范圍試點階段,主要體現為電商扶貧、網絡公益等在少數領域、部分地區試點。 在電子商務方面,貧困地區企業、創業者、農民合作社等開展電子商務,銷售特色產品,增收創富。貧困人群通過網絡購物,滿足生活生產所需,節省消費支出。2016年,在阿里巴巴零售平臺上,有28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網絡零售額超過1000萬元,其中40余個貧困縣網絡零售額超過1億元。貧困縣活躍網購用戶超過2800萬,網購金額達2074億元。根據在農村的調研,網上購買的商品比農村線下價格至少低10%,按此保守估算,2016年阿里平臺為貧困地區節約消費支出超過200億元。2016年,在國家級貧困縣發現18個淘寶村 ,在省級貧困縣發現200余個淘寶村。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Bert Hofman先生在調研了沭陽縣淘寶村后認為:“淘寶村是減少貧困和促進共享繁榮的利器“。 在普惠金融方面,部分金融服務企業在貧困地區探索電子支付、網絡保險、網絡貸款等,為貧困人群提供普惠性、多樣性、針對性的金融服務,彌補本地金融服務之不足。截止2016年12月底,螞蟻金服已為3514萬三農用戶提供信用貸款服務,累計放款金額4062億元;為1.3億三農活躍用戶提供了互聯網保障保險服務,累計投保筆數47.63億筆;為1.6億三農用戶提供互聯網支付、繳費、轉賬、充值等便捷支付服務。 在互聯網+鄉村旅游方面,2016年,數十個貧困縣與阿里旅行、農村淘寶合作,打造“紅色旅游“、“鄉村旅游“、“民宿旅游“等特色項目,如廣西忻城、江西瑞金、四川北川、云南元陽等。通過“互聯網+旅游+扶貧“創新方式,先試點后推廣,幫助貧困地區村民擴展收入來源,開拓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脫貧致富之路。 在網絡醫療方面,阿里健康與農村淘寶合作建立健康生態服務中心,包含三大重點服務內容:基礎健康服務、專科檢測治療服務和遠程醫療服務。至2017年2月,首批300個健康生態服務中心陸續落地,覆蓋了黑龍江、廣西等20個省區。另外,阿里健康聯合天貓醫藥推出“滋補中國“計劃,幫助原產地銷售滋補品、中藥材等。2016年,共有712個國家級貧困縣通過網絡銷售滋補品。其中,銷量位居前20名的貧困縣總成交額為約6.51億元。“滋補中國“對偏遠地區中藥材銷售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銷量位居前20位的貧困縣中有12個來自西藏、青海、甘肅、云南等省區,熱銷的特色藥材有冬蟲夏草、黃芪、枸杞、天麻 、石斛等。 在網絡教育方面,2016年8月,農村淘寶與淘寶教育聯合打造開放教育平臺“農村淘寶超級課堂“,用在線教育的方式為鄉村孩子提供教育資源,包括英語、美術、體育、音樂、科學等多門課程。中國美院、果殼網、阿里大文娛、阿里體育等共同參與,提供多樣的教育資源和教學服務。 在網絡公益方面,2016年,近500家公益機構通過阿里平臺開展公益活動。2016年,淘寶公益平臺為公益行業籌集善款2.28億元,參與捐贈人數3.04億人,捐贈次數達到43.9億次,充分體現了網絡平臺的力量,促成人人參與公益的格局。其中,中國扶貧基金會通過天貓、支付寶等渠道,為“愛心包裹“公益項目募集捐款,向貧困地區小學生提供美術書包、音樂書包、過冬衣物等。截至2017年3月,“愛心包裹“公益項目共募集資金達1.12億元。 阿里研究院以國家級貧困縣為研究對象,基于阿里平臺海量數據,分析形成“2016年電商消貧十佳縣“榜單,文山市、舒城縣和平鄉縣名列前三,第四至第十位依次為尋烏縣、蘄春縣、吉安縣、潛山縣、光山縣、宿松縣和上饒縣。這是阿里研究院連續第二年對貧困縣電商消貧情況進行對比研究。 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電商消貧十佳縣“的共同特征之一,是將當地特色產業與電子商務相結合,推動電商扶貧減貧,比如文山的三七、舒城的兒童床、平鄉的自行車、尋烏的臍橙、光山的羽絨服等。 1、幫助貧困地區連接城市資源,改善生活品質。 通過互聯網,貧困地區可以共享到大城市在醫療、教育、金融等方面的豐富資源和服務,改善生活品質,縮小地區差距。比如通過遠程醫療服務,村民們不用奔波數百里到城市排隊掛號,而是通過阿里健康網絡醫院獲得優質醫生的遠程健康咨詢服務,形成在線“零距離“對接。比如通過村淘“超級課堂“在線教育平臺,數百個貧困村的孩子們可以獲得多樣的教育資源,包括英語、美術、體育、音樂、科學等。 2、幫助貧困地區獲得參與市場的機會,節省支出,增加收入。 互聯網幫助貧困地區節支增收,集中體現在電子商務應用上。一方面,消費者通過網絡購買生活生產所需的多樣商品,享受到物美價廉、豐富多樣的便利。另一方面,創業者和企業獲得低成本開拓市場的機會,將本地產品銷往全國甚至海外。貧困人群參與經濟活動、通過自身努力脫貧致富。2016年,曹縣網商開通網店20000余個,電商銷售額近25億元,直接帶動超過4000名貧困人口脫貧。 3、幫助貧困地區提升服務和基礎設施,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通過互聯網,貧困地區可以連接到新的服務體系和基礎設施,包括交易、物流、支付、金融、云計算、大數據等,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至2016年底,阿里巴巴通過農村淘寶項目在全國29個省超過500個縣建立電商服務體系,包括161個國家級貧困縣和129個省級貧困縣。2016年,通過阿里巴巴零售平臺,國家級貧困縣收發的包裹達12億件,首次超過十億件大關。其中,400多個貧困縣全年電商包裹數超過100萬件。2013年,電商包裹數超過100萬件的貧困縣僅44個。 附:《阿里巴巴網絡扶貧研究報告(2016)》PPT
«
聯想云闖江湖 拿手的是這“一招一式”
|
KuPlay酷播云全球首個低成本電影級直播技術亮相2016杭州云棲大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