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業行業整體仍處于初級階段,管理手段還比較落后。據調查,整個物業行業97.14%是沒有信息化管理的。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業主不斷提出更高的移動服務需求,物業管理企業面臨服務轉型及提高管理效益的行業痛點。現在每個物業管理公司都希望擁有自己的App,但是自己做的開發成本和后期運營成本都很高,中小型物管公司無法承擔。微住抓住了這個市場,為中小型物管企業做了一款連接物業與業主的產品。 微住是SaaS模式物業服務平臺,為物業提供APP/PC端,為業主提供APP端,創建物業與業主之間的互動,實現物業繳費、小區公告、投訴報修、訪客邀請、生活繳費及鄰里圈等功能。物業公司注冊賬號就可以使用物業端后臺進行管理,住戶下載APP,定位自己所在的物業公司和小區就可以使用各項功能。 微住切入的最主要的模塊是物業繳費。繳過物業費的人都知道,每個大大小小的物業公司收費標準是不一樣的,還有對業主的房子面積沒有規模化的云端數據庫,很難實現在線繳物業費。微住抓住了這一點,物業使用微住的后臺上傳收繳的費用,然后通過APP或微信推送給業主,業主無需排隊或者無需多次上網就可以一鍵繳費,微住提供給業主微信、支付寶的支付通道。雖然現在一些產品也開放了在線繳物業的接口,但CEO羅杰認為,微住是直接和物業公司合作的,有著天然的流量入口,無需同它們競爭流量,微住達到一定規模后,會開展與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的合作,用微住積累下來的流量將物業繳費開放給它們。 在小區公告這一塊,傳統的小區公告會貼在電梯里或小區門口,但是這樣的信息很容易被忽略,導致物業和業主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微住提供的是物業和業主之間的信息橋梁,關于小區事宜,比如停電、維修、供暖、檢修等信息會自動推送到業主端。報修這一塊,過去報修通過打電話,然后由物管人員記錄,但是物管人員的換班很容易導致業主需求被淹沒。使用微住后,業主上傳照片并描述問題,物業在后臺發現并保證及時維修。訪客邀請功能主要針對外來訪客需要登記的小區。訪客不需要透露個人信息,門衛掃一掃業主發給訪客的二維碼,即可確定訪客到訪哪一戶人家。當然,不需要此功能的物業可以隱藏此功能。鄰里圈功能也是微住在社交方面的嘗試,每一個小區就是一個朋友圈,業主只能看到同一小區的人的“狀態“,業主可以發布和小區生活有關的內容,但物業有權限刪除大量廣告。 微住APP 從以上功能可以看出,微住試圖從物業管理入手,建立一個社區生態系統,它最根本的出發點是滿足業主的各項需求,從而帶物業管理水平的提升,物業企業屬于比較傳統的行業,轉型相對困難,微住幫中小物管企業實現互聯網管理轉型。那么微住解決的究竟是不是業主的剛需呢?CEO羅杰認為微住提供了方便的途徑,簡化了手續,解決的是業主與物業管理的癢點,很多“癢點“加起來就是剛需。 微住免費提供給物業管理系統。其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廣告,比如刷門禁卡時彈出的商家紅包、APP端引入廣告等,由這些產生的收益20%給物業,30%城市合伙人,20%是給業務員的提成,微住留30%。數據安全方面,微住使用了阿里云,數據 和其它初創公司一樣,微住也要面對巨頭公司的壓力,對于微住來說,面臨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BAT是否會染指這一領域,一個是大的物業公司強強聯手。關于這兩點,羅杰告訴了記者一些數據,截至2017年01月,微住的注冊用戶量已經突破100萬,為國內357家物業公司和1290個小區提供服務,通過平臺繳納的物業費已經超過1.5億。這些數據都顯示,微住在物管的市場上已經占有了一定的份額。BAT目前沒有開展這塊業務,而大的物業公司由于其管理和合作的復雜性使得落地工作做得不多。 對微住來說,現在要做的就是“農村包圍城市“,打通二三線城市的中小型物業管理企業,迅速搶占市場份額。具體有兩種做法。在福建省內,每個城市由5名左右市場銷售人員地推,其它地區則交由城市合伙人推廣,城市合伙人通常是握有資源的房地產商或者物業管理企業。此外,還與當地住建局及房管局開展合作。 行業競品包括彩生活、萬科物業、千丁、物聯利浪等,它們有的是自營物業,有的做電商、金融、家政,社區O2O。微住與它們的不同的是,微住是技術工具型的物業APP,服務于物業和業主。 微住團隊目前有50多人,種子輪和天使輪共融資2300萬,目前正在進行Pre-A輪融資,計劃融1500萬,主要用于加大推廣,撬動市場。
«
盒馬鮮生進京首店 開業為什么推遲了?
|
寶點網積分商城全新升級上線 小家電、數碼產品“兌”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