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能少年團首播是在小長假中,相信經過精彩的官方預告片很多人都會守著電視機準時收看 高能少年團首播是在小長假中,相信經過精彩的官方預告片很多人都會守著電視機準時收看,正在外度假的娛小獸也不例外八點半點準時趕回家打開了電視。 但是堅持看了二十分鐘左右之后還是默默的打開手機,百無聊賴決定刷個微博,發現果然大眾的審美口味還是相同的,主持人人確實是很養眼的,可是這晃動的鏡頭,凌亂的剪輯,根本沒給觀眾好好欣賞美顏的機會啊。 目前節目豆瓣評分僅5.1分,很多人表示抱著對官方預告片的美好期待,結果第一期節目看下來毫無頭緒,感覺還很累,只能靠著喜歡的明星撐下來。 第一期節目收視不理想,也并未打響口碑,雖然節目目前僅僅播出一期,日后如何還有待觀望,但是從目前顯然不符合預期的節目收視率來看,靠前期的預告片等宣傳和明星陣容吸引來的路人好感度被質量不高的內容打敗,剩下的部分死忠粉為自家偶像撐下來。 此前娛樂獨角獸在扒《高能少年團》的抄襲風波時曾經提到過節目此前放出的官方宣傳片完全借鑒了日本組合嵐的創意,人設也被吐槽與其相似,但是在第一期節目播出后,觀眾普遍反映正片和預告片完全是兩碼事。 看來此前擔心節目組抄襲的日綜粉可以安心了,因為節目內容完全就是浙江衛視老一套,毫無競技感的任務加毫無邏輯的任務隨意排列組合和堆砌,完全浪費了充滿看點的MC陣容。
“典型的浙江臺節目“風格固化,內容無新意 明星戶外體驗式的真人秀是國內綜藝節目的大類,以《奔跑吧兄弟》為例,火熱的影視明星的戶外競技作為賣點,以“志勇闖關“和“喜劇搞笑“加上“故事情節“作為節目的框架和節目宗旨,是節目形式進行創新的基礎。 《高能少年團》首次集結全“全少年“陣容顯然也是想走這個路子,明星是明星戶外真人秀的看點,觀眾眾更期待通過節目看到明星在銀幕形象之外的比較生活化的一面,這么多少年一下子集結在一起觀眾自然對其各自之間的產生的火花倍感期待,可惜浙江衛視在這么多原有的基礎上卻沒往前走一步。 除了最初打響戶外真人秀名號的《奔跑吧兄弟》外,這完全不是浙江衛視第一次以豪華陣容為噱頭卻搞出口碑撲街毫無水花的節目了。 近年以來浙江衛視一直主打大制作加超強陣容,《王牌對王牌》、《挑戰者聯盟》、《二十四小時》再到《高能少年團》無一不聚合了極具有話題性的組合陣容,《王牌對王牌》沒一起能夠引起熱議的陣容卻總被吐槽重量嘉賓鏡頭少,完全浪費,實力“炫富“;《挑戰者聯盟》邀請到范冰冰、吳亦凡等熱點明星卻一點水花也沒濺起來。 雖說一直主打原創品牌,如已經開到第二季的《二十四小時》其實都未能逃脫《奔跑吧兄弟》模式的身影,《奔跑吧兄弟》從最初的引進韓國版權+韓國團隊,到后來的自己的團隊逐漸成熟逐漸形成浙江衛視自己的風格。 但之后推出的節目明顯的風格固化,一樣的模式和套路,卻也再也沒有《奔跑吧》這樣的話題和好口碑,此次的《高能少年團》最初的節目策劃中也寫著借鑒著日本節目《VS嵐》的模式但是依舊逃脫不開浙江臺此前節目的影子,幾個少年各有人設,一上來就開始做任務,接下來還是做任務。 雖說有前情鋪墊是幾位少年成長必修課的第一課““勞動課,但是這個前提和鋪墊在節目中的存在感太過薄弱幾乎可以忽略,給人直觀感受只是幾位嘉賓毫無頭緒的就開始拼命地做任務了,而且頭重腳輕,游戲的勝負成果輕飄飄就是一盒巧克力毫無分量。 節目內容毫無新意,背景設定為第一課“勞動課“,讓幾個要顏有顏的小鮮肉搬來搬去,跑老跑去著實浪費。劇情是一個費神的事情,不僅需要有大的故事邏輯做基礎,也需要有小的故事做推進,而且人物的性格一定要通過劇情而逐漸形成,沒有人物性格的戶外真人秀是沒有意義的。 可從單一的游戲任務來看,《高能少年團》的笑點還是有,但是放到整期節目來看,人物就會變得模糊,沒有性格,節目就只能得一個及格分。游戲設定也讓人無力吐槽,雖說是與地方特色相結合,如劃船運貨、掛布等,但是同樣的行程非要毫無意義的重復四遍,嘉賓勞累、觀眾勞累,莫名其妙。
節目形式BUG多,人設尚未建立 此前盛傳《高能少年團》借鑒日本嵐的人設,但是第一期節目播出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并不是借鑒來的就是好的,適不適合、用不用的好才重要。 第一期節目整體看下來就會發現幾位團員之間的火花尚未形成,雖然各有人設,但是看起來就有一些分裂和尷尬,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節目設置問題,一上來直接做人物,且各自間互動機會幾乎為零。 從節目的先前的宣傳來看幾位嘉賓都有鮮明的人設,明顯是重“劇情“的節目形式,這種類型的節目嘉賓人物特色的迅速形成往往會決定節目的成敗,對觀眾的跟隨效應其很重要的作用。 節目設定美顏賢者王俊凱、高冷智者劉昊然、風流文青董子健、狂放豪士張一山、英霸武將王大陸,分別傳承少年人之神、魄、魂、意、志。劉昊然確實可以看出冷靜睿智的一面,然而鏡頭卻少得可憐。(此處不得不吐槽節目的游戲設定,第一關人物獲得第一名就直接不用做任務,不用做任務當然沒有鏡頭啊) 英霸武將王大陸,英武一點看不出來反而覺得“傻白甜“太過,其他幾位的人設就還未成型,有待之后的節目中進行觀察。如果經過三期節目人設還未建立,失敗也是必然的。 節目設置很多邏輯不清毫無意義的地方加上過于簡單的節目形式,導致幾個流量小生誰的分量都不夠,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加上剪輯不給力更沒把握住節奏,觀眾看起來就會很累。 第一期播出后對節目吐槽最多的就是剪輯混亂,攝影晃動到不行,連后期都沒辦法拯救,更別說后期一點梗都沒有落后的像上個世紀的字幕組。 如今真人秀節目從粗放型到精細型的的運作模式是總體趨勢,此前《奔跑吧兄弟》拍攝時,為了更好地再現原版節目的精髓,在拍攝制作上承接了原版的“大投入“及“大制作“。 后期制作也堪稱“大浪淘沙“式的成片剪輯,以后期工序之一的字幕特效為例,后期字幕特效組根據人物和劇情設定添加了許多不傳統不規整的可愛字體,并添加時下流行的網絡流行用語,字體符號閃現的位置也很靈動,將一些經典的笑料提煉出來,讓觀眾心領神會,而此次《高能少年團》的剪輯混亂邏輯不清卻成為了觀眾的普遍感受,實在令人唏噓。 如果浙江衛視認為有了大批的小鮮肉站臺就能保證收視無憂,實在大錯特錯,時代在變,觀眾也在變,綜藝市場的大浪淘沙帶來觀眾的成長與網絡視頻快速發展帶來的選擇多樣化,決定了如今內容才是取勝的首要因素。
«
?,斕厝腭v百安居,讓智能滲入生活
|
“馬云弟子”胡海泉:焦慮一直在 但我不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