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之后的下一個技術風口是什么?AI(人工智能)、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這幾大技術趨勢都是硅谷科技巨頭和創業公司近年來持續投入的新風口。 在這幾大技術之中,VR技術的發展已經有了數年時間,也有了Oculus、HTC Vive、索尼PS VR、三星Gear VR等諸多吸引眼球的熱門消費產品,英特爾、英偉達等芯片巨頭不斷推出更強性能的VR處理芯片。 在諸多專業視頻內容制作公司的紛紛加入下,制作出來的VR內容分辨率更是不斷提升,RED等專業視頻設備已經可以帶來6K以上的超高清分辨率內容,給人帶來越來越炫酷驚艷和專業大片的視覺體驗。 不同分辨率VR帶來的不同視覺體驗 但是,專業的VR內容距離真正普及始終還差了關鍵一步:數據傳輸。在目前的4G和Wi-Fi網絡條件下,即便是再高清的視頻內容,都難以滿足高分辨率視頻流的傳輸需求,在用戶端的VR視覺體驗上大打折扣。 前端制作者耗費巨資拍攝的高清視頻,到了普通用戶眼前就是肉眼可見的顆粒。目前VR行業的幾大巨頭都未能有效解決這一技術難題,只能期待未來的5G網絡。顯然,數據傳輸能力就是目前制約VR行業真正繁榮的一大瓶頸。 上月在加州洛杉磯舉辦的2017年全球虛擬現實峰會IEEE VR Summit大會上,一家硅谷創業公司的技術卻讓人眼前一亮。他們的技術號稱能夠在常規網絡條件下解決VR視頻數據傳輸的關鍵難題,實現至多12K清晰度的360度VR視頻傳輸,讓消費者真正體驗到視頻前端制作者生產的高清乃至超高清內容。 這又是怎么實現的?Visbit聯合創始人兼CEO周昌印對新浪科技表示,他們研發的專利技術VVOS(視域優化選擇性傳輸)可以更快的從云端抓取數據,只傳輸和播放消費者視野范圍內的內容,而不是傳輸全部的VR視頻數據。 換句話說,Visbit是優先傳輸用戶眼前視野體驗所需的高清視頻數據,而不是以高清晰度傳輸所有的VR數據;不在用戶視野內的視頻數據,就以低清晰度傳輸。而且,由于算法的升級,消費者肉眼是感受不到抓取這個視野數據的變化過程。 此外,Visbit還做出了另一項技術創新:通過視頻疊加實現圖像可放大的12K超高清分辨率。按照他們的技術展示,Visbit在原本8K的視頻背景上疊加了16個超高清的小尺寸視頻,實現12K x 6K的VR視頻。 Visbit聯合創始人兼COO盧毅對新浪科技表示,視頻的疊加只是讓視頻本身達到12k,借助Visbit的VVOS技術才能真正實現12k的顯示效果。“由于顯示屏的限制,用戶看到的是6k,也就是每一度15個像素。用戶雙擊放大之后,進一步加載縮小后,人眼范圍內的像素就達到了每一度30個像素,變成12k。“ 這一技術對于目前的VR體驗有著經驗的升級效果。舉例來說,通過放大視頻圖像,用戶可以看清楚原本VR頭罩視野里的微小細節;看VR體育賽事的時候,甚至可以從看臺上直接看到球員的面部表情。 Visbit還為VR領域的發行商提供了一站式服務。盧毅向新浪科技介紹,VR發行商只需要在自己的VR應用中安裝Visbit的SDK,就可以使用Visbit的服務平臺來上傳和管理視頻內容,即時將視頻在應用中進行分發。Visbit的云端會提供視頻的轉碼、存儲和CDN分發。發行商還可以看到系統記錄的分析數據,包括應用內視頻播放和觀看情況,從而輔助其商業決策。 Visbit的技術對VR行業來說意味著什么? 首先,內容制作者耗費巨資拍攝的高清360度視頻可以真正展現在普通用戶的眼前,這會促使制作者更有動力升級拍攝設備,制作出更具吸引力的內容。其次,更加精美高清的VR視覺體驗可以吸引更多的普通消費者進行硬件和內容消費,讓VR行業的生態基礎更加繁榮起來。再次,普通用戶的增加會刺激內容分發者更加愿意投入,傳輸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節省數據需求。 Visbit于2015年創辦于硅谷的Sunnyvale。兩位創始人都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聯合創始人兼CEO周昌印之前就是谷歌X G Cam項目組的創始成員,還是谷歌眼鏡和Android HDR+相機算法的主要打造者。而另一位聯合創始人Elaine Lu此前也在微軟、TangoMe、暢游美國等硅谷公司工作多年。 2016年,Visbit因為這項技術得到了業界的重視;不僅被美國科技數據平臺CBInsight列入全球110家值得關注的AR/VR創業公司,也得到了美國知名互聯網媒體赫芬頓郵報的報道。 去年12月,Visbit完成了320萬美元的種子融資,投資者包括了VR領域的風投Presence Capital、Colopl VR基金以及真格基金等。
«
CloudMinds攜手Zenlayer布局全球云端智能機器人平臺
|
沙發管家:電影《乘風破浪》高清完整版資源+智能電視觀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