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外賣市場處于什么階段?王莆中認為正在經歷創新擴散理論的第一個拐點。 編者按:本文來自經濟觀察網,記者 汪曉慧 安凌飛;36氪經授權發布。 近日,在接受經濟觀察網專訪時,美團點評副總裁、外賣事業部“配送事業部總經理王莆中稱,盡管外賣已經進入下半場,但還不是賺錢的時候,目前的美團外賣事業首要任務依然是要規模而不是要盈利。他還透露,在快速增長階段,公司內部一致認為短期內不考慮上市。 正經歷第一個拐點 王莆中喜歡用是美國傳播學者埃弗雷特 “ 羅杰斯(E.M.Rogers)提出的“創新擴散理論“來闡述外賣市場的進擊之路。羅杰斯認為,創新擴散的傳播過程可以用一條 “S“ 形曲線來描述。在擴散的早期,采用者很少,進展速度也很慢;當采用者人數擴大到居民的10%~25% 時,進展突然加快,曲線迅速上升并保持這一趨勢,即所謂的 “起飛期“;在接近飽和點時,進展又會減緩。 王莆中回憶初入外賣這個行業,是在大概三年以前。當時美國、英國有一些外賣公司已經做了至少六七年,如已經上市的Grubhub。而當時中國主流的看法是,外賣是一個比較Low的生意,在北京只能點到麗華、吉野家、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為數不多的品牌。此后,在三年時間里,中國的外賣市場經歷了輪輪的跑馬圈地,外賣用戶已經接近1億人。 當下的外賣市場處于什么階段?王莆中認為正在經歷創新擴散理論的第一個拐點。 “用我們的術語叫“跨越了創新鴻溝,開始進入飛快的增長“。這意味著什么,按照羅杰斯的理論,這個點在用戶群體的20%左右。“王莆中稱,“我們認為外賣是一個基礎的國民應用,那我覺得會有4到5億用戶,接近電商用戶的人數。“目前幾家外賣平臺用戶加總接近一億。 王莆中判斷,此后的外賣市場,將進入S曲線的快速增長階段。而當S曲線到達峰值拐點,便是外賣賺錢盈利之時。 “我們現在不應該去賺錢,因為空間還非常大。如果按照羅杰斯的曲線的話,我認為我們要過了最快增長的階段才是應該賺錢的時候。這個階段從現在來看,要一到兩年以后。“王莆中說,“如果是要規模還是盈利,我相信我們董事會、投資人一定告訴我,我們要快速增長,而不需要你賺錢。因為我們賬上的現金流非常充沛,美團點評目前除了外賣,其他業務已經實現整體盈利了,我需要幫他們花錢,來增加公司的價值。“ 關于未來可能的收入模式,王莆中稱,“非常簡單清晰“,因為平臺式的電商已經為打樣了,抽成加上配送端的配送費,還有一部分收入來自于廣告,可能是品牌廣告,更多是打包。去年,美團外賣開始對自配送的商家收5%的平臺服務費。 還有翻倍機會 王莆中曾經問過不少餐飲企業老板這樣一個問題:3年以后,外賣的滲透率到底能做到多少呢?悲觀的老板認為能達到15%到20%,激進的老板認為至少能達到30%以上。 “線上化率會越來越高,我認為會接近95%,甚至更高,訂外賣可能APP能夠代替所有的方式,包括電話。“王莆中認為,中國外賣的滲透率達到20%并不難,這個數字應該是一個中位數。他甚至認為,中國外賣滲透率的增長3年至少有3倍以上的空間,當然餐飲本身也在增長。 目前,全球食品市場大概78000億美元的規模,包括餐飲。餐飲市場規模接近2萬億美元,其中平臺型外賣在餐飲這個大盤里的比重是10%左右。相比電影行業六七成的線上化率,餐飲行業的線上化率還遠遠不足。 此外,對比中美兩個互聯網大國,美國大餐飲的規模8000億美元左右,外賣1000億美元出頭,但是美國的線上規模反而并不大,只有60億美元左右。這是因為在美國大量的品牌餐廳自己做外送業務。相比之下,中國的外賣線上化率遠超美國。2016年中國是5000億美元的餐飲市場,但是外賣市場規模超過300億美元。 中國的滲透率差美國一半,意味著中國的外賣市場還有翻倍的機會。王莆中認為,像北京這樣的城市,外賣市場規模還能實現翻倍。 近日,美團點評對外公布稱,其外賣日完成訂單已突破1000萬單。完成訂單指用戶支付成功,而且外賣送達。“1000萬是個小里程碑吧,應該是代表了這個業務已經走入了大眾,不再是一個少數人的業務。“王莆中評價千萬關口的意義時稱。 “我們還處于創新曲線的前半段,需要它快速的增長。“王莆中回顧美團外賣的成長史。2013年11月至2014年,美團外賣主要做高校市場,消費主體是大專院校的學生,這個群體在中國有2500萬人左右。2015年上半年,美團外賣開始正式進入白領市場。2016年年中,美團外賣用戶增長開始曲線明顯變得更加陡峭,這意味著進入迅速增長階段。 新場景競逐 除了餐飲外賣,幾大主要的外賣平臺近年也紛紛在新場景展開競逐,除了早就上線的夜宵等,還上線了零售如超市,其它品類如鮮花蛋糕等,甚至上線跑腿代辦業務。 王莆中介紹稱,美團有25%的訂單來自于兩餐(午餐、晚餐)以外,有的是早餐,有的是夜宵,比如成都的夜宵占比大于10%,東北有一個城市早餐的占比也接近20%。在情人節那天鮮花訂單12萬單。 今年3月6日,美團外賣上線了跑腿業務, “我們眾包的規模起來了,有足夠多的富余的騎手做這個事情,目前上線三個禮拜,確實增長很快。“王莆中稱。美團還在同城物流的業務擴展上花心思,思考切入快遞業務的“最后一公里“。 “我們最近一個月的市場份額在國內大概是54%。“在王莆中看來,美團外賣快速做大的原因是抓住了三個核心。第一是供給(商戶), 第二部分是流量,美團除了自由APP,還在微信與大眾點評APP上有入口。第三配送體系,除了自營還有加盟以及眾包配送。 近期,美團點評內部開了2017年的戰略會,核心戰略是八字方針“深耕細作、戒驕戒躁“。王莆中解釋稱,“精耕細作“是針對業務,去年上半年美團點評還是粗放式發展,去年下半年開始慢慢精耕細作,今年還要強調精耕細作。 此前,王興曾對外發表觀點認為,外賣市場的競爭已經進入下半場。關于競爭格局,王莆中如此回應經濟觀察網記者:“說實話,形勢確實慢慢發生了一些變化。2015年年底的時候,市場上有4到5家(外賣平臺),那時候還有口碑外賣,但是口碑外賣在2016年的4月初和餓了么合并了,所以就少了一家。還有些是一輪激烈的燒錢后沒做成之后放棄了。“ 王莆中透露,短期內美團點評沒有上市計劃。“我們一致認為,如果你的企業在高速增長,不應該在這個階段上市。“
«
蘋果考慮讓Siri識別用戶人聲 進一步保護隱私
|
邦幫堂強化合規運營 以穩健引領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