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1-15 分類: 行業資訊
2017年4月20日,IBM與上海安漢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安漢)的簽約儀式在北京IBM中國研究院舉行。雙方共同宣布將在膠囊內鏡醫學成像領域開展探索性合作,旨在探索在認知成像領域利用IBM技術提高胃腸疾病早期準確篩查的可行性。根據cacancerjlin在線發布的2015年癌癥統計數據,中國胃癌年發病率為67.91萬,占癌癥死亡總數的17.7%。胃癌的早期篩查非常重要。根據英國癌癥研究所的研究,IV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僅為5%,而I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超過80%(截至2011年的研究數據)。據分析,影響我國胃癌治愈率的原因之一是傳統胃鏡不適合大規模篩查,胃癌不能在早期得到及時治療。安漢醫療此次推出的前沿精細控制膠囊胃鏡系統,利用膠囊胃鏡機器人采集醫學圖像數據,以更高效、更低的障礙物采集胃檢查信息。對機器人的位置和姿態進行精確的磁力控制,可以使消化道檢查更加完整。然而,每次檢查產生的大約20000張圖像給醫生帶來了新的挑戰,例如數據處理和精確分析。在臨床應用中,這些海量圖像數據很難通過人工讀取快速診斷。IBM的認知成像技術可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這一次,IBM中國研究院與安漢的早期研究合作項目旨在表明,它可以通過智能病變檢測技術幫助安漢處理每年生成的數十億張圖像,從而提高疾病篩查的準確性和可行性。本研究項目還將探索IBM將多模式學習和模型融合相結合的可行性,以從內窺鏡圖像和電子健康記錄中挖掘有價值的知識,并為醫生提供診斷和治療建議。權威醫療協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主任白樹中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中國是一個胃癌大國,每年有68萬胃癌新病例,50萬人死亡。提高早期胃癌檢出率的關鍵是大規模普查。當這項技術成熟后,它可以幫助人們盡快實現“無插管、胃鏡檢查”的“我們的健康夢想是讓患者敢于并愿意這樣做,并更積極地配合胃鏡檢查。”據海海醫院醫生廖轉教授介紹,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席,“這是一個“人工智能”與“中國智能”相遇的時刻,是“合作的有益探索”。通過IBM認知成像技術輔助的精細控制膠囊機器人技術,這種合作可以幫助醫生獲得準確的洞察力并提高效率。如果該模式成功推廣,將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有助于解決胃腸道疾病早期篩查專家資源不足的問題?!督】抵袊?030計劃綱要》指出,到2030年,實現全人口、全生命周期慢性病健康管理,癌癥五年總生存率將提高15%。在這一愿景下,IBM和安漢醫療期待憑借各自的科技優勢,將先進的認知醫學技術與膠囊機器人技術相結合,助力消化道圖像智能診斷技術的發展。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推廣和醫療服務需求的持續增長,預計“人工智能+醫療”模式將逐漸成為提高醫療能力和效率、幫助普惠醫療的重要驅動力。安漢醫藥董事長季鵬松先生表示:“IBM探索將圖像認知分析技術與安漢智能膠囊內窺鏡機器人圖像診斷平臺相結合,旨在幫助醫生在消化道領域更快、更準確地進行診斷。安漢醫療與IBM共同推動探索人工智能輔助消化道圖像診斷研究技術的應用,它代表了一種新的模式,可以優化消化道的分層診斷和治療模式,例如,它可以成功地提供“醫療專業技術+信息技術智能輔助診斷”,為醫療資源匱乏的基層醫院和社區醫院開啟精準醫療新時代。”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IBM中國研究院院長沈曉偉博士表示:“IBM致力于繼續在這一領域進行培養,并幫助處理醫生在大數據“信息爆炸”時代面臨的醫學圖像。”加強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決策鏈中的應用。IBM的目標是通過提供認知醫療技術,為科學研究和臨床醫生提供更高效、更準確的醫療決策支持,并為公眾提供更科學、更有效的個性化健康管理解決方案。我們還將與合作伙伴積極合作和創新,探索利用先進人工智能技術創造新產品,為精確醫學創造新的可能性。”